close
 
意外在網路上,
看到一篇好文章。
它講的是生涯曲線的概念,
簡單用一句話說,
就是文章認為,一個人成就高低,就看他在25~35歲間的造化。
 
想想自己,
在逐步進逼三十歲之際,
是不是也為自己的生涯,
創造出些什麼?累積些什麼?成就些什麼?
面對未來,
我想打造什麼樣的生涯模式,
我想成為哪一種人,
隨著時間匆匆流逝,
這些省思,
都應該加快內化成生活的一部份。
 
摘錄這篇文章,
用來提醒自己,
為現在的、未來的自己打氣,
也跟我的朋友們共勉之。
 
 
 
 
 

從生涯曲線30世代危機

撰文臧聲遠

人生成就高低,主要取決於25歲到35歲。在這「黃金10年」中,

有人拉出一條漂亮的上揚曲線,有人卻走成一條破碎、停滯、低盪的曲線。

在全球經濟風雲變色下,除非做好生涯管理,否則將有更多30世代,人生線型會愈走愈難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535歲這黃金10年,是職涯的起飛衝刺期,也決定了你一輩子的事業高度。

同一所學校、同一個班級的學生25歲站在相同的起跑點,10年後開同學會,

職位與薪資往往拉出10倍以上的差距:有人晉身掌管數百名員工的管理階層,

有人還卡在基層小職員升不上去;有人年薪邁向300萬元大關,有人還在年薪30萬元邊緣掙扎。

人生成敗,10年定勝負。

2535歲的生涯軌跡來看,可歸納出3種「勝部模式」和3種「敗部模式」:


勝部模式1:向上爆發型

2530歲的基層員工期,厚植專業實力,逐漸領先同儕進入升遷軌道。

30歲登上小主管,開始大展身手,職級與薪資出現高角度的向上陡升。

35歲時正式晉身中堅核心骨幹,挑起獨當一面的大任,生涯曲線展開急速陡揚。


勝部模式2:穩健走揚型

沒有大戰功,但有小功勞,職級與薪水隨著年資逐步墊高。

往往長期待在同一家公司、甚至同一個部門,雖可垂直深耕本身專業,

但受限於跨部門歷練不足,又沒有跳槽被挖角的機會,因此生涯軌跡的升幅平緩,

有可能40歲就見頂,難以再向上突破。


勝部模式3:多重曲線型

任職的公司虧損倒閉、行業沒落、移往海外,也或者從事的職業有年齡限制

(如空姐、健身教練、化妝品專櫃小姐、職業軍人),或專業技術快速進步淘汰,

使得「第一職涯」出現危機,趁著還年輕時進行自我轉型,成功切換到「第二職涯」,

站上另一條位階更高的生涯曲線。


敗部模式1:中場斷層型

與「多重職涯型」恰好相反,這類型者的「第一職涯」中斷後,

不僅無法開出第二曲線,而且再也站不回先前的高度,

只得向下從事職級與薪資更低、更缺乏穩定保障的工作,

人生際遇出現巨大的斷層落差。


敗部模式2:萬年小職員型

受限於本身學歷條件差、缺乏專業技術、工作態度與辦公室人緣欠佳,

或是公司規模小、流動性太低,管理職缺稀少,導致職位與薪資10年如一日,

長期卡在基層升遷無望,生涯發展陷於停滯。年齡超過35歲之後,

他們被年輕新手取代的風險將會遞增,而公司要裁員時,他們也是第一個遭殃者。

 

敗部模式3:浮游無根型

在社會底層頻繁地換工作,有人是本身定性不足,轉職有如兒戲,

有人則是就業競爭力較差,只得從事短期臨時性工作,例如計時工、派遣、外包等。

他們無法累積年資,也沒升遷加薪機會可言,生涯軌跡充斥著間歇性失業,

形成一條不連續的曲線。隨著年齡漸長,他們很可能從間歇性失業,

惡化為長期性失業者,必須長年依賴政府救濟。


外在世界巨變下的衝擊

每個人的生涯曲線,跟外在大環境息息相關。未來影響30世代最大的變數為:


1.經濟危機頻率 逐漸密集化:
       1997
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,3年後2000年全球網路泡沫化,

相隔3年後2003年亞洲爆發SARS,又隔4年後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,

接著金融海嘯登場,餘波盪漾至今。全球性經濟危機的頻率,

逐漸有密集化的趨勢,每一次的企業倒閉與裁員潮,

都會使30世代的職涯停滯數年,甚至半途中斷。


2.

兩岸效應 產業重新洗牌:
       
兩岸經濟整合的腳步加速,所造成的產業大洗牌效應,30世代利弊互見。

「陸客+陸資+陸企」開放來台,固然為台灣的觀光、餐飲、百貨、不動產、

運輸、醫療產業帶來新活水;而中國內需市場的高速成長,也為台灣的金融、

食品、餐飲、零售、汽車、水泥、塑化、以及連鎖加盟服務業,帶來「百年一見」的成長機遇。

然而,先進製程開放登陸,卻也使得科技業新一波的外移潮,似有山雨欲來之勢。

台灣各產業即將進入一個激烈消長的階段,不論企業或員工,都將出現一批新的贏家和輸家。


3.人才淘汰加快 職業壽命縮短:
       
技術演進與產業外移,使得產業生命週期大為縮短,觀察台灣近年「股王」的興替,

一個產業從起飛到沒落,進而集體移往海外,往往不超過58年。在就業市場方面,

造成人才淘汰加速、專業技能過早報廢、職業壽命縮短等後遺症。

結構性失業不再是傳統產業、中高齡勞工的專利,許多新興行業30多歲的青壯員工,

風光沒幾年就淪落為「夕陽產業」一族,即使個人能力再強,台灣已不需要這種專業技能;

就算想跳槽到其他公司,同業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。除非運用第二專長、開拓人生第二曲線,

否則30多歲就會困死在這個行業

 

4.勞動條件惡化 經濟禦寒力變差:
      
台灣的勞動條件,在這次金融海嘯受到重創。「無薪假」開啟惡例,

默許雇主為所欲為大砍薪資;而新鮮人起薪也出現「破盤」行情,

巨幅下修到2.2萬元。新增的工作機會中,「短期臨時工」比例大增;

由於景氣能見度太低,人力派遣的合約,也紛紛從1年縮短為36個月。

隨著平均薪資降到「糊口」邊緣,青年世代逐漸貧窮化,

對於經濟危機的「禦寒力」也變得更差,幾乎沒有餘力儲備「過冬」的積蓄。

亂世必修課:生涯管理

在職涯黃金10年,遇到史上最大經濟衰退,30世代與其怨嘆生不逢辰,

不如修好生涯管理學分,在亂世殺出重圍。以下10大課題、26個生涯學分,

每個30世代務必要想辦法拿到高分:


◆生涯危機意識
‧延後享樂:先別急著吃棉花糖
‧財富管理:儲備過冬糧食
‧多元化專業佈局 為自己多留幾條生路
◆定位衝刺目標
‧從換工作中探索志向
‧找到值得奮鬥的目標
 
‧補強自我關鍵弱項
◆逆境轉化力
35歲前經歷一次大挫折
‧人生至少要有一次冒險
‧從正向思考汲取力量
◆專業力爭上游
‧至少進一次大公司學功夫
‧保持自發性的學習動力
‧在專業領域成為專家
◆管理者視野
‧從高兩級的視角看問題
‧磨練團隊領導力
‧高瞻遠矚策略思考力
◆戰功紀錄
‧至少要有一件代表作
‧為老闆完成一項高難度任務
‧經營一份漂亮的履歷表
◆樂在吃苦
‧從吃苦學習謙卑
‧不計較是成功的開始
◆累積人際資本
‧找到自己的職場導師
‧多與成功者為伍
‧人生一定要交8種朋友
◆自我形象經營
‧會做事,也要會自我行銷
‧建立口碑與信用
◆重新認識中國
‧瞭解中國民情與政經情勢

 

修完這些學分,將可讓你走出一條漂亮的生涯曲線,從前述「敗部模式」蛻變為「勝部模式」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傻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