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廟,是莎莉從小到大最該朝聖的地方,因為如果沒有老師們,莎莉絕對不會有現在。
每到教師節,我就特別感念。
因為從小到大,學校教育對我的影響很大,
尤其"老師"在我的求學過程中,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若以"貴人"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。
我是幸運的,從小到大的求學路一直都很順利。
而且我的學生生活是愈過愈開心的。
我的爸媽學歷並沒有念得很高,
因為在他們的年代,
常常會因為經濟問題、家庭問題...等等等而無法繼續升學,
而我很幸運,生在對的年代,再加上家裡一直很支持我念書,所以求學路算是順利。
而且我似乎很有老師緣,求學路上老師們一直都很照顧我。
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,也看到很多上課學不到的,所以我真的真的很感謝。
也很感動。
也因此,這回到北京決定去孔廟朝聖。
完全沒想過,原來北京夫子廟的雕刻是台灣人刻的耶 ↓
我隻身來到這裡,也因為這樣,可以好好在孔廟晃一晃。
遙想論語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XDD
(亂講的啦,我怎麼可能記得,而且我中文很差的!! @@")
孔廟裡面的氣氛相當莊嚴。
而且碑很多,多到我都不知道要從哪裡看起,
於是就隨意走走、四處晃晃。
孔廟始建於大德六年(1302),大德十年(1306)建成,元末荒廢。
明永樂年間重建,在宣德、嘉靖、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。
孔廟除了歷史文化悠久,經過無數年代的淬鍊,
就連庭園裡的樹木,感覺都很古老。
真的跟孔廟的氛圍很相襯。
而且如果你仔細看,發揮點想像力,你覺得這棵樹讓你聯想到甚麼???
我想到的是:
它很像孔子的精神,透過教育讓知識能不斷傳承、散布出去,也就是所謂的"桃李滿天下"的FU。
像這樣大概兩個人高的碑,在孔廟裡到處都是 ↓
走著走著終於來到了主殿。
簡單來說,其實所謂的主殿就是祀奉孔子和他學生的地方。
裡面很安靜。
而且因為暗暗的,沒有太多的燈光,所以看起來真的就是一個肅穆的祠堂。
除了祭祀孔子,還有莊子、曾子...等古代教育大師。
我覺得來到到這裡,
最值得看的,除了祭祀的牲品、擺設外,
(我猜想,祭拜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排法,因為孔子是至聖先師最大,其他那幾位弟子應該也有學術地位之分)
古代禮樂的器具也值得一看。
禮教在孔子的思想中,是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。
我在網路上查詢,
所謂的禮教,就是禮儀教化,
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樂文化,
它影響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。
我想它也是中華民族和蠻夷的差別之一。
古木參天。
當我望著孔廟中高聳的古木,
突然有種感觸:這些教育大師,就跟這古木一樣,用文化涵養讓中國人立下文明的基礎,
穩穩奠基,隨著春夏秋冬的過去,才有辦法讓中國文化開花、結果,名揚世界啊。
於是,
我不禁對孔廟中的古木,也有一種崇敬感。 XD
說真的,孔廟的古木盤根錯節的感覺很漂亮!! 若你有時間建議可多停留一會兒,好好觀賞一下 ↓
紅色吊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許的願望。
這讓我想起,
好像只要是知名廟宇,或者供奉對象很靈驗的地方,
都會有這樣的景象 ↓
願望掛得到處都是。
這讓我不禁想到:
孔子在他那個年代,貢獻很大,為教育、文化奠下基礎;
在這個年代,他的貢獻也很大,為中國觀光、夫子廟奠下市場商機...
在孔廟裡有個碑文室,也就是放十三經的地方。
十三經簡單說明,就是:即周易、尚書、毛詩、三禮、三傳及論語,孝經、爾雅和孟子。
碑文室裡的碑文都很高大,大概兩個人高。
每一塊碑文上面都標有標號。
初來到這裡,在踏進這裡的當下,有種感覺:
好像來到一個古墓奇兵的現場,感覺碑文後可能藏有怪物之類的,隨時會跳出來阻擋你的前進,你必須一一戰勝他們.....
. (真是想太多 XDD)
老實說,如果一個人走在這碑文室裡,我是覺得有點恐怖。
因為這些都是沒有溫度、冷冰冰的碑文阿。
但是,
如果你對十三經相當有興趣,
這裡絕對會是你挖寶的好地方。
我想應該可以花掉你幾個小時的時間吧...
其實,當你仰望看著這些碑文的時候,
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。
因為...就是因為有這些知識分子願意努力把文化遺產留下來,傳承給後代,才會有我們現在的文化。
如果沒有他們,我們會不會是野蠻人?
這樣有感覺到碑文有多雄偉嗎? ↓
※更多參考資料: